
虽然特朗普在第一任期的时候,已经和中国打过四年的交道了,但是在涉及中国的问题上配资炒股的注意事项,其仍没有一个明确的方案,从他再度上台到现在的表现来看,特朗普在对华政策上仍秉持着见招拆招的策略。
所以前不久中方宣布扩大稀土出口的管制,特朗普政府才会慌乱无措。一怒之下,特朗普再次拿起关税大棒挥向中方,宣布对华额外加征100%的关税。
(美总统特朗普)
但是对于特朗普一系列的反华措施,美国商界并不想买单。
日前外媒就爆料称,一个由甲骨文、亚马逊以及埃克森美孚等美企组成的游说团体,已经向特朗普政府提出了要求,敦促其立即暂停制裁中国的相关措施,理由是这些政策已经导致数十亿美元的美国出口中断了,并将促使中国和其他国家,将美国公司从其供应链中剔除。
在给特朗普政府的游说信中,美企表示,美政府的这一系列做法,其实和所谓“减少贸易逆差、增加美国全球出口”的愿望是背道而驰的。如果美政府要继续坚持实施相关政策的话,将使得以中国为首的世界其他国家,将美国这个节点从其供应链中移除。
展开剩余72%在这封信中,美企游说团体主要将矛头指向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关联方规则”上,这个所谓的规则是美商务部在今年9月底发布的,它旨在堵住一个被美国认为是中国企业用来规避其出口管制的关键漏洞,核心逻辑是从精准点名转向了“系统性覆盖”,扩大了对中国企业的限制范围。
这项规则的推出,在美国并不是孤立事件,而是美国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关键高科技领域对华实施的一系列限制措施的延续和加强。其根本目的是限制中国通过任何渠道获取和发展先进技术,以维持美国的技术领先优势,这符合特朗普政府及此前拜登政府在对华技术竞争上的总体战略。
但如今结果也颇具讽刺意味,这项以“国家安全”为名的严厉规则,遭到了美国企业界的强烈反对,并切实损害了美国企业的利益。
(中方扩大稀土出口管制)
其实这段时间,特朗普政府对于中美博弈已经呈现出了较为冷静的态度。近日,特朗普团队就在不间断地向中方喊话,希望中美能够通过谈判方式解决问题。日前,特朗普更是发声称,已经将首要任务放在中国身上,计划和中国达成一项公平的贸易协定,并同中方保持友好关系。其甚至还宣称,已经收到了访问中国的邀请,预计在明年年初就到访中国。
对于特朗普而言,现在这个时间点宣布访华,其实是他试图在不利局面中重新掌握主动权的一种表现,更是其已经拖不得的无奈之举。
首先,特朗普必须要缓解国内商界的压力,稳住经济基本盘。上面我们已经提到,美政府提出的反华措施,已经对美企造成了反噬,同时中国针对稀土等关键材料的出口管制,冲击了美国半导体、航空、军工以及清洁能源等多个产业,业界的压力以及供应链的风险,都迫使特朗普必须通过高层对话来稳定局面。
其次,中方的稀土管制已经击中美方要害,且美国在短期内是无解的。美国及其盟友虽然在推动“本土替代计划”,但技术与成本壁垒决定了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产能。有分析指出,这至少还需要五年时间,时间并不站在美国这边。
最后,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本质是谈判筹码的“最后一搏”,但其自身也承受不起加税的后果。他宣称若11月1日未达成协议,对华关税将升至155%,看似强势,实则暴露了政策底气不足。
当前美国通胀率虽已回落,但核心商品通胀仍受关税影响,中国输美家具、电子产品等商品因关税上涨,将导致美国消费者每年多支出约890美元。若关税进一步升 155%,今年美国圣诞购物季商品价格将再度上涨,可能引发新一轮通胀反弹,这对特朗普所谓“降低生活成本”的执政承诺是直接打击。
(中美即将开启新一轮谈判)
更重要的是,中方商务部此前已经多次回应,美方应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制裁,回到平等协商轨道,这让特朗普的“期限施压”策略难以奏效,所以只能通过释放访华信号,为谈判寻找台阶。
总而言之,特朗普宣布访华计划,是在他一手制造的危机难以收场时,采取的一种 “以攻为守” 的策略。他试图通过直接会晤,为陷入僵局的贸易谈判解套,同时缓解国内商界的愤怒和供应链的焦虑。
然而,将访华塑造成胜利者的凯旋是一回事,能否在平等的谈判桌上真正为美国争取到有利条件则是另一回事。毕竟配资炒股的注意事项,有效的对话不应以施压、威胁和虚张声势为前提。
发布于:山西省宜人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